
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航天装备的轻量化与复合材料的应用愈来愈重要且日趋紧迫。本次“纤”进技术,“装”备未来系列主题报告聚焦航天树脂基结构复合材料相关话题,邀请赵云峰教授、张典堂教授作相关主题报告。
报告时间:
2024年11月20日(周三) 15:30-17:00
报告地点:
江南大学霞客湾校区行政楼304
面向对象:
全体师生
嘉宾介绍

赵云峰,工学博士,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航兼职博导,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工艺技术首席专家、学术技术带头人。曾任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兼结构复合材料中心主任。目前兼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硅酸盐学会玻璃钢分会副理事长,SAMPE北京分会名誉理事,SAMPE北京分会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化工学会特种化工材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粘接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科技评价工作委员会委员等。长期从事特种高分子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其应用研究工作。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国防科技二等奖三等奖等。
报告主题:
航天树脂基结构复合材料技术及其应用
内容简介:
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航天装备的轻量化与复合材料的应用愈来愈重要且日趋紧迫。报告在介绍航天用复合材料的突出特点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树脂基结构复合材料在运载火箭上的实际应用部位和案例,介绍了航天装备用树脂基结构复合材料应用的主要增强材料(碳纤维、芳纶纤维及石英纤维及其织物等)、树脂体系(环氧树脂、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邻苯二甲腈树脂等)及其复合材料的性能与制品的成型工艺技术和难点。并对未来航天装备对树脂基结构复合材料的需求、树脂基结构复合材料在航天工程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嘉宾介绍

张典堂,江南大学教授/博导。现任江南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纤维工程与装备技术学院副院长。担任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纺织结构复合材料分委会副主任(筹)、中国复合材料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执行委员等。瞄准航空、航天、深海等国家战略需求,长期从事特种纤维与先进编材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国防科工局专项课题等省部及国家级项目10余项,参与国家/团体标准3项。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3部,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件。获中国纺织青年科技奖、中国纺联科技进步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江苏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首批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优秀博士论文等8项。
报告主题:
多功能编织复合材料设计与性能评价
内容简介:
高性能纤维3D编织材料具有设计性强、力学性能优异和近净成形等优势,是实现复合材料精细化、规模化、多元化、异型化主流技术。报告着重介绍工艺-结构-性能-应用面临的挑战,详细阐述新型3D编材成形技术,分析典型服役环境下3D编织材料的性能特征和损伤机制,列举在航空热端件、航天热舱段、深海耐压壳、兵器工业等方面的应用。